top of page

書摘分享:這樣做,對我有關係嗎?

By Pema Chödrön 佩瑪・丘卓, from book:不順意的日子,順心過 p. 25-35

只要我們開始自問:「有關係嗎?」就會認識到,每種情況都有多少不同的面向!

於是我們開始感謝自己和世上其他的人是多麼地相依相存,也了解到,連心念的模式都可以造成一長串的後果。


 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想做什麼事,卻又覺得不太對勁。我們正要習慣性地反應,卻感覺有點顧忌或不舒服。在這樣的時刻,我們可以問自己一個簡單的問題:「有關係嗎?」會省卻很多麻煩。


舉例來說,當我正要發一封措辭苛刻或毀謗的電郵,有關係嗎?對我有關係嗎?對別人有關係嗎?我差點拿了不是供養給自己的物品,有關係嗎?要是沒人發現,會因此有所不同嗎?我吃完最後一塊,或把罐子往窗外扔,或瞪別人一眼,有關係嗎?我的行為有什麼後果?我會傷害自己或他人嗎?如果我對別人找碴,有關係嗎?如果我這麼做自覺理直氣壯,有關係嗎?如果我道個歉,有關係嗎?這些言行會造成那些戲碼接連上場?它們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嗎?


  這些問題跟佛陀的一個主要關注點密切相關:如何過有德行的生活。每一種修行傳統都關心德行,但是,德行是什麼意思?是遵循一串當作和不當做的清單嗎?有德行的人必須是好好先生嗎?德行必須是教條、清規、自命清高嗎?我們還有空間可以嬉戲、隨機自發而且放鬆嗎?我們可能既有德行又享受生命嗎?

痛苦來自內心的情緒


  佛法跟許多修行傳統一樣,列出善行與不善行,鼓勵佛教徒持守一些基本的戒,如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妄語。僧團的成員如我,則必須遵行更多的戒。但佛陀制戒,並不只是讓世人遵循外在行為的法則,佛陀主要的關注點一向是幫助世人解脫痛苦,他了解我們的痛苦從內心的愚癡而來,因此他的目的是幫助我們從愚癡的狀態覺醒。因此某種行為值得鼓勵與否,全在於它是推動還是阻礙覺醒的過程。


  當我們問自己:「有關係嗎?」我們可以先從最表層看起,也就是行為最明顯的後果,然後繼續深入,檢視行為如何影響內心:我在加強慣性嗎?我在加強自己一直希望減弱的內心習性嗎?當我正要撒謊來挽回面子,或者操縱一個情況照我的意思走,事情會如何發展?我是成了更狡詐的人,還是更為內疚、更會自我貶抑的人?我要是修行了安忍或慷慨布施,會有什麼不同?我的行為將如何影響覺醒的過程?這些行為會把我帶往哪個方向?


  我們這樣捫心自問之後,便開始用新的觀點來看待「德行」。道德的行為不是因為我們「壞」,想要改頭換面,所以做「好」事,反而事不用愧疚感和教條,用智慧和慈悲來引導我們該採取什麼行動。從這樣的觀點來看,我們的問題就深入到「什麼能喚醒內心,什麼會阻礙覺醒的過程?」


  在佛教的語言中,我們用「業」來說明因和果、作用和反作用力的運作。有人也喜歡說是「善惡到頭終有報」。又有一個說法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」。我覺得思惟後者是「業」比較實用之處,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和現在,但是未來還沒有寫定,我們現在的作為有助於塑造未來──不只是自己的未來,而是和眾人一起分享的未來。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我們的未來,但是言語和行動從哪裡來?都從心來。當我們耽溺在怨恨、迷戀或自以為是的想法裡,便為自己製造了幾個問題。首先,這些心念和情緒立即令我們痛苦;其次,心念往往發為行動,傷己傷人。最後,我們又強化了一個「如果沒有會比較好」的習慣。

  最後那個後果最深藏不露。目前大腦科學對神經可塑性有甚多討論。我們的慣性正如大腦的凹槽,如果遵循原有的思考模式,就越來越深陷,只要我們繼續維持這個窠臼,便無法從習慣中跳開。然而,只要我們阻斷了慣性行為,或跟我們習性背道而馳,大腦就開始建立新的通道。


  這個科學的看法與佛教業種的觀念非常類似,我們的行為和心念一直都在不自覺當中撒下種子,待一切因緣條件成熟,便結出果實。例如你去探訪蒙妮表妹,她以前跟你有過節,你們待在一起的大部分時間,許多陳穀子爛芝麻的舊事又在心上重演,越來越討厭她,結果不自覺種下了新的種子。就算你沒拿杯子砸牆,或口出惡言,心頭早已上演了好幾回戲碼:比方在床上悶躺了半小時,腦子裡浸在數落蒙妮的諸般不是。後來你回家,好一陣子不見她,就把她完全拋諸腦後了,可是等下次有人提起她的名字,即便是五年以後,你又動氣了,又一次加強這個積習。無論你如何反應,都在內心播下了更多的種子,未來又會結出更多的果實。


  周而復始的慣性模式就是這麼難以逃脫。前面的例子看似沒什麼大不了,但若是換成同住或共事的人,像是子女、配偶、老闆,也發生同樣的事,會如何收場?若換成兩國之間呢?即使是難得見上一面的蒙妮表妹,你的慣性反應也有深遠的後遺症。舉例來說,你的動氣也許升高了家族間的不快或引起嫌隙,也許加強了你易怒的慣性,也許加強了你對號入座的模式,要不然就是你總是看到他人的過錯,卻不能從他人的觀點來看事情。只要我們開始自問:「有關係嗎?」就會認識到,每種情況都有多少不同的面向!

於是我們開始感謝自己和世上其他的人是多麼地相依相存,也了解到,連心念的模式都可以造成一長串的後果。


  我的許多老師都談到必須保持「帕玉」(payu)。這個藏文的字詞有「洞察」(discernment)、「明辨」(heedfulness)、「覺性」(awareness)、「專注」(attentiveness)之意。如果我們了解自己所做、所說,甚至所想的每一件事都會產生影響,就會想盡力保持「帕玉」。我們雖然不可能立即把「帕玉」微調到很精密,令每一件事都逃不過我們的法眼,但如能覺知業果,還能判斷什麼行為會導致更好或更壞的後果,就很有幫助了。我們一旦有了「帕玉」,便不會整個人糾纏在痛苦的情緒中,如瞋心和貪心。我們也許還會生起瞋心或貪心,但只要懷有「帕玉」,便不會認這些情緒發展,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。「帕玉」讓我們能更有智慧地生活。


 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生命的下一步會發生什麼,或內心的下一步會生起什麼。無論做了什麼,都會在內心留下印記,印記會保持潛伏狀態,直到因緣合和--例如下次我們聽到蒙妮的名字。吉噶康楚仁波切(Dzigar Kongtrul Rinpoche)把這個現象比喻為用拍立得相機來照相,影片膠卷一暴露在光線中,底片就會出現化學反應,照片就清晰顯像了。


遭遇困境時,正是改變的大好時機


  順著這個說法,最近我倒是有個有趣的經驗。我已經好幾十年沒有這樣的感受了,我感覺到被排拒,幾乎像被遺棄。我在青少年時期常有這樣的感受,曾經飽受困擾。我的衣著和髮型向來格格不入,基本上,人類該具備的條件,我樣樣不符。最近又生起那種感覺,我想不出是打哪裡來的。我既沒被拋棄,卻又生起同樣的孤獨、被遺棄的感覺,完全談不上理性,必須是有些不明的原因,因緣合和就生起,如同拍立得照片顯像了。然而我再也不像青少年時期,這種感覺對我沒有一點力量,因為我可以如實觀察,而不會沉浸其中而播下更多受到排拒之感的種子。


  雖然我們既無法預測,也不能掌握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、發生時又有什麼感受,但我們如何反應,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。這就是該問「有關係嗎?」的時候了。提出這個問題,代表著我們永遠都可自行選擇如何回應。如果我們心中常懷「帕玉」,就有更多自主的選擇。一旦生命中發生不受歡迎的事件,我們的反應總是難脫慣性模式。我們通常都傾向於自動上鉤,而且盲目地採取行動,缺乏洞察力,結果反覆強化了慣性。又有時候,我們甚至追逐一些明知有害無益的事物──不健康的行為、不健康的人我關係、不健康的食物──而且內心習氣的拉力太過強大,令人難以抵抗。在這種困局之下,我們很容易以為:同樣的戲碼注定反覆重播,直到地老天荒。


  然而我們不妨採取比較樂觀的觀點:如果目標是為了利益自己和眾生而覺醒,改變自己勢在必行。遭遇困境的時刻,正是改變自己的大好時機。每一次我們眼見自己落入慣性反應的窠臼,就有機會阻斷慣性前進的動能,從而發現生命中嶄新的方向和厚度。


  創巴仁波切說:「任何體驗都可以變成進一步的障礙,也可以變成一個解脫煩惱的方法。」他舉了一個例子:低頭一看,有隻蒼蠅在腿上,如果你對蒼蠅有瞋心的習氣,可以任著這種感覺「啪!」一下打死蒼蠅,那就成為進一步障礙自己的方法,播下瞋心和麻木無情的種子,阻礙了內心覺醒的過程。反過來說,即使這和你的內心習氣相反,你可以試著對蒼蠅比較友善,用慈心看著牠,讓牠停在原處,不然就輕輕用手靠近,讓牠自己飛走。這樣把蒼蠅來訪從一個令人生厭的事,轉化成一個良機,播下慈心、容忍、讚嘆生命尊貴性的種子。這就向更開放的心靈和心智──有就是說,解脫煩惱──邁出了小小一步。


  人非命定,任何事情發生,我們都可以選擇當下面對,全力以赴。只要能改變慣性的反應,無論多麼微不足道的改變,總有一些小小的行動我們可以採取,小至做幾次自覺的呼吸,退一步思惟片刻,或許出門蹓躂幾圈,都能改變能量。任何行動都行,只要能阻斷那一成不變、一而再、再而三、不斷讓煩惱升高的慣性反應。


克服慣性,不會一夜之間成功


  克服自己的慣性,不會在一夜之間成功。假如你有一個強烈的習性,貪吃某一種食物,那就很難從今天開始絕口不吃。如果你坐在辦公室裡,一心想做好工作,卻有一縷巧克力碎片餅乾的香味從窗口飄來(巧克力碎片餅乾剛好就是你貪食的最大罩門),你如何清醒地處理這個問題?你要關上窗戶,躲到房間最遠的角落,盤坐著,直到你觀想這個企問已經過去?這個解決方案恐怕不太實際。反過來說,你也不必走另一個極端,馬上跑到樓下,將手伸向餅乾。你只需要花一、兩分鐘,在你所在的地方暫停,全新體驗貪吃餅乾的感受。這小小的努力會影響你的習性,改變你大腦的通道。然後,即使你走下樓拿一些餅乾,你也知道自己已經稍稍改變了行為模式。如果繼續運用這個方法,這些改變就會累積,最終,餅乾的香味再也不會拒有這樣不可抗拒的力量,但這並不意味你從此就不能享受巧克力碎片餅乾的樂趣了。


  我們所做、所說,甚至所想,都「很有關係」,每一件事「都有關係」,也就是都會在內心留下印記。但同時,我們也有很多餘地可以放鬆,讚嘆生命所帶來的一切。只要自問:「有關係嗎?」而且運用「帕玉」,就能既溫柔又有效地運用業力,逐漸轉化我們心和習性。如果我們駕輕就熟,就能比從前更能享受生活,因為我們不會一直被自我毀滅的內心習氣拉拽下去,這就是佛陀鼓勵我們要過德行生活的原因。


文章圖片節選自網路,如有侵權敬請告知,將立馬撤換,非常感謝您的提醒!

關於更多心咲旅修:https://www.blossomjourney.net/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